前不久,湘潭林女士在产后42天检查时被发现盆底肌力弱,医生建议做盆底康复治疗。因带孩子不愿频繁去医院,林女士上网淘了一台盆底康复仪,并让爱人帮她操作。结果治疗2次后,林女士出现了严重的尿频尿急和不自主漏尿,这可把林女士吓坏了。
林女士连忙到湘潭爱尔仁和医院妇产科盆底中心就诊。接诊的邓荣松副主任医师发现林女士出现了严重的尿道炎、阴道炎,妇科检查发现其盆底肌肉高度紧张。
问题的源头就出在林女士自行居家盆底康复治疗。
因为治疗前没进行盆底肌电评估,没有排除禁忌症,加上丈夫非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没有无菌意识,使用康复仪时随意设定治疗频率,才导致林女士出现了这些症状。
“现阶段女性对于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知晓率低,就诊率更低,但是女性生育后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其中尿失禁是发病率最高的症状。”
湘潭爱尔仁和医院妇产科黄琼主任说。据不完全统计,约30%女性在产后出现尿失禁,老年女性的比例更是高达50%以上。
除此之外,子宫脱垂、阴道松弛、反复尿道炎、性生活不满意等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也时常困扰女性。
那么
关于产后盆底康复的常见误区
你究竟中了几条?
误区一:剖宫产盆底不会受伤害
盆底损伤从怀孕时就开始出现了。随着胎儿体重增加,盆底承载的负荷不断加大,盆底肌会处于一种被拉伸的疲惫状态,这使得顺产和剖宫产女性都无法摆脱盆底损伤。
误区二:等二胎、三胎后再做盆底康复
研究表明,一胎后就开始做盆底康复的女性,出现盆底障碍的概率低于二胎、三胎后再做康复的女性。
事实上,每一次妊娠、分娩,都会对盆底造成伤害,所以每次生育后都应及时修复盆底。
误区三:平时好好的,没有做盆底康复的必要
许多年轻女性产后暂时没有咳嗽漏尿、子宫脱垂等明显症状,但可能已经存在盆底功能紊乱、肌肉松弛的情况,需通过盆底肌电筛查才能发现。
不仅如此,女性逐渐走向衰老时,盆底肌力下降的问题也在不断加重,一旦出现严重的尿失禁、子宫脱垂,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因此,每个女性都有必要长期锻炼盆底肌肉,就好比平时健身一样。
虽然产后半年内是盆底康复的最佳时机,但哪怕已生育多年,只要开始康复就不算晚,尽早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依旧能获得良好效果。
误区四:盆底康复=缩肛运动(凯格尔运动)
许多人提到盆底康复训练就联想到凯格尔运动,其实它只是盆底康复的一部分。普通女性和轻症患者平时坚持凯格尔运动,可有效提升盆底肌肉力量。
但已出现尿失禁、脏器脱垂、性功能障碍等症状明显的患者,应到医院盆底专科,通过评估,正确使用康复设备增强盆底肌肉力量,同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找到收缩盆底肌的正确方法,之后在家中坚持长期锻炼。
不是所有女性都能正确做好凯格尔运动,有些人找不到盆底肌的位置,有些人会错误使用腹部或大腿部的力量,不但起不到效果,还可能有反作用,所以需要专业人士指导。
误区五:自行购买康复设备既便宜又方便
对于女性购买盆底康复设备自行在家操作的做法,吴能秀并不推荐。
首先,治疗前应排除炎症等治疗禁忌症,并规范操作,注意无菌原则。若没有医学专业知识的患者自行操作,可能会引起其他疾病。
其次康复治疗前要评估盆底肌状态,而非单纯增强盆底肌力治疗,如果筛查发现盆底肌活动过度,甚至有时合并盆底肌疼痛,应先将盆底肌紧张状态降至正常后再进行肌肉增强治疗。
如何预防盆底功能障碍?
女性一旦筛查发现盆底肌力下降,除坚持康复训练外,还要注意产后避免长时间抱孩子、提重物。同时需及时治疗慢性咳嗽,保持大便通畅,以降低腹压,避免盆底功能障碍。(通讯员:吴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