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

扎根时代沃土的昭通文学

昭通是镶嵌在云贵高原上的一颗亮丽的明珠,是孕育文学艺术的一方沃土。她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处,是中原经济文化进人云南的北大门。历史上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五尺道就从这里经过,…

扎根时代沃土的昭通文学

昭通是镶嵌在云贵高原上的一颗亮丽的明珠,是孕育文学艺术的一方沃土。她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处,是中原经济文化进人云南的北大门。历史上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五尺道就从这里经过,为昭通输入了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昭通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汇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的昭通文化。昭通文学的兴起源于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受地域交汇带来的外域文化的影响,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是昭通文学发展的本质特征。

一、解放思想,勇闯新路,带来了昭通文学的繁荣昌盛

从“昭通作家群”“昭通文学现象”到昭通文学发展道路的逐步升华,是中国文学发展在地方上的奇迹。在经济落后、交通封闭的贫困山区,昭通文学能够在那个年代异军突起,独领风骚,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长期发展才形成当今的繁荣。

昭通人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文化精神,经过历史的不断积淀,在这里不断地生根发芽。昭通文学的兴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昭通人的思想觉醒,曾有人认为1982年是昭通文学的元年。这一年“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分配回了昭通,他们中的一些文学爱好者带来了山外更为明晰的思想解放和文学复苏的信息,为昭通的文学发展注人了新的血液。一批勇敢的年轻人摆脱精神的枷锁,在光荣的荆棘路上扛着锄头慢慢前行,在一片片荒野播撒希望的种子,用血泪浇灌,用双手耕耘,经过20余载的顽强拼搏,最终在昭通这片土地上绽放出了漫山遍野的文学之花,小说、诗歌、散文等各种文体的作品在国家级期刊不断问世,到上世纪末期不少作品问鼎国家级文学大奖,一度时期昭通文学作品呈爆发式的涌现,被文学界、理论界称之为“昭通文学现象”,形成了人数众多的“昭通作家群”,支撑了云南文学界的半壁江山,成为全国四个作家群中唯一一个地市级作家群,为中国文学的发展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二、以文富民,走产业路,确保了昭通文学蓬勃发展的生机

昭通人勤劳善良而又敢于担当,遵循古训而又善于创新。如何确保文学发展的生机活力,探索出一条依靠人民智慧,挖掘文化源泉,以文养民,以文养文,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昭通的历史是一部深邃隽水的典籍,昭通文化是一轴翰墨馨香的长卷,昭通文学的兴起是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必然。昭通文学的发展壮大,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匍匐前行。文学的兴起,又促进了昭通人思想的解放,又激励着昭通人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进,文学作品现已呈现产业化发展趋势,精神文化的欣欣向荣势必带动物质文化的繁荣昌盛。因此,刘建华曾说:“一个好的作品可以形成一种产业、可以带动一个大产业的发展。”当前的昭通,许多文学作品已走上城乡舞台,走进影视屏幕,走进茶馆,走进农户,富有乡村文化特色的农家乐、文化驿站遍布乡村山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食粮,而且还致富造福一方。昭通的作家们从不闭门造车,他们深入乡村田野,走村串户,贴近生活,正在谋划着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乡亲们说,乡村要振兴,经济是基础,文化是支撑。少了精气神,无力去打拼。

可见,走文化产业化发展之路,以文养文,以文富民,既能繁荣文学艺术,又能富民兴昭,美美与共,实现乡村的振兴

 

三、高举旗帜,讴歌时代,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发展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这是对文化和文艺的最高指示和最新要求。

此前,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讲话时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文艺包括文学,文艺发展道路也应该包括文学发展道路。文学是一个时代的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缩影和体现,自然有属于它自己的发展道路。文学艺术具有浓厚的政治属性,她总是用来为这个时代的人民服务,为这个时代的政治服务,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服务。因此,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文艺发展道路,站稳立场,使文学作品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任何一部好的作品都有历史的印记,都带有较强的政治性,她不仅要揭示社会生活的真谛,而且还要歌颂我们伟大的党,歌颂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指引前进方向,才能使我们的文学作品有生命力,受到人们的喜欢和拥护。因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的抵制各种反对的腐朽的低俗的文化现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的文化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创造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为实现昭通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时代在呼唤,人民在期待,昭通的作家们任重道远。新时代需要新作品,新生活需要新文学,昭通经济的振兴需要精神文化的支撑,我们不仅有辉煌的过去,我们还将创造一个属于昭通文学发展的辉煌的新时代。只要我们坚持党对文学发展的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为指引,充分依靠人民,充分为人民服务,昭通文学的发展定会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行。

作者:安远洪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同盟山之歌之结束语:同盟山是中华文明挖掘不尽的历史金矿

同盟山之歌之结束语:同盟山是中华文明挖掘不尽的历史金矿

作者:舒升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阅读同盟山,方知同盟山文化之厚重;懂之同盟山,可以看到宇宙浩渺,大道衍衍...

明通路社区开展“月圆中秋暖 共筑巾帼情”主题活动

民生时报云南讯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展现社区妇女的新风貌和新成就,9月10日下午,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太...

东安街道红咏社区 | 中秋佳节“红”福至,文明风尚“咏”流传—中秋爱家文化活动

中秋佳节的脚步悄然临近,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2024年9月10日上午9:30,由东安街道红...
说不出再见  作者:克难

说不出再见 作者:克难

说不出再见 作者:克难 抚琴弦旧梦如烟 欲问情直教沦陷 曾流年情随梦远 满腹相思尽无言   犹忆初见还腼腆 月...
同盟山之歌之十九:马克思主义同盟观传播中国

同盟山之歌之十九:马克思主义同盟观传播中国

作者:舒升 进入公元191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传播中国。“同盟的旧口号‘人人皆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