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孕穗期田间水肥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稍有不慎就会“损失一季、影响全年”。6月6日清晨,湘潭县分水乡分水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左新军照常早起,来到粮食生产“三统一分”示范基地观察禾苗长势,与另一位村“两委”成员就部分田块补水、添置害虫诱捕器等事项进行安排。
今年,分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了300亩耕地,由6名村干部负主责、分工合作,采取“早专(专用稻)晚优(优质稻)”及订单生产模式,打造“三统一分”示范基地。同时,筹资建设了占地500平方米的水稻秸秆仓储中心,持续提高秸秆回收、销售能力。初步测算,仅此两项,村集体年收入将突破40万元,超过去年经营性总收入10万元。
分水村位于湘潭县西南角,距离县城70余公里,总面积8.7平方公里,辖48个村民小组,有1023户4326人,全村耕地面积3600余亩。近年来,随着村民就业多元化,青壮年劳动力基本外出,村里“谁来种田”“怎样种田有效益”等问题日益凸显。
2021年,村“两委”按照乡党委政府安排部署,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积极借鉴周边规模种粮主体经验成果,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牵头,创新推出“统一农机和技术服务、统一农资供应、统一回收利用秸秆,农户分散经营管理受益”办法(即三统一分),组织农户进行粮食生产。其中,农机作业和技术服务费用由合作社承担,种子和农资统一采购,农户据实付费,秸秆归合作社收集销售。一年下来,300余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共计种植双季稻约2000亩,远远超过上级下达的任务。社员亩均收益约1200元,较往年增收约500元。同时,村集体也增收18万多元。
去年,分水村入社农户总数不变,但双季稻面积增加到2600亩,“三统一分”运作模式稍有更新,农户种粮积极性持续高涨,整体效益更好,村集体全年经营性收入达30万元。“我们与广西一家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收集的秸秆根本不愁销路,去年销售额约20万元,除去机械、人工成本开支,实际盈利15万元左右,今年争取净赚20万元。”左新军说。
经过两年摸索实践,“三统一分”给分水村带来了“一转三增”的明显效果。“一转”是促进村级组织由自治组织向经济组织的深度转变,起到了汇聚民智、振奋民心、凝聚民力的良好作用,为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融合打下了良好基础。“三增”则是农户增效、集体增收、抗风险能力增强。今年,分水村立足既有“三统一分”生产规模,深入开展300亩示范基地创建活动,举全村之力让有限的耕地发挥出最佳效益。
在分水村的示范引领下,分水乡其他14个村也因地制宜推行粮食生产“三统一分”类似模式,其中大冲垅、晓冲、石桥等村成效相对突出。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赋予“党建+”“积分制”等新动能,并在惠农政策、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助推粮食生产及其他产业不断优化“统分结合”方案。目前,“三统一分”模式已被列入我市重点推介的粮食生产“统分结合”8种典型模式之一。
“三统一分”给分水村的粮食产业带来了新变化、新成就,同时促进畜禽、水产养殖,蔬菜、湘莲、中药材种植等产业也蒸蒸日上。村“两委”重点扶持的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羊之味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加强身残志坚,带领70多户社员成功打造了“羊之味”黑山羊品牌,他自己年纯收入已达10万元,跻身全市“脱贫之星”行列。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左新军既是全村党务、村务工作的排头兵,又是资深的养鸡专业户、红薯粉产销行家里手,也是带领肖加强通过7年努力走出困境的“师傅”。他每年利用自身人脉关系和信息渠道,帮助肖加强及其他社员销售黑山羊,年销售额最高达10万元左右。今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又开辟了近300亩优质油茶林,筹资新建了榨油坊。其中,榨油坊可以安排3至5名脱贫户成员季节性就业。
左新军表示,分水村及周边村山地资源丰富,为发展茶油和黑山羊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村“两委”将借鉴粮食生产“三统一分”经验成果,探索试行种植养殖业“统分结合”新模式,开创乡村产业振兴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