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8日是
第13个“世界肝炎日”,
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
“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
旨在进一步提升全民对肝炎防治问题的关注,
号召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
促进早预防、早检测、早治疗等综合措施的落实,
提升公众的健康水平,
努力消除肝炎的危害。
世界肝炎日宣传海报
一
什么是肝炎呢
肝炎可分为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
1、病毒性肝炎:
由各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包括甲、乙、丙、丁、戊,这五种及其它非嗜肝病毒等引起的肝脏病变。
2、非病毒性肝炎:
由物理化学因素导致的肝脏损伤而出现了肝炎,比如服用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以后,导致肝功能受损出现肝炎等。酒精摄入量过多,易使肝脏的负担过重,导致肝细胞损伤,从而引发炎症。
3、自身免疫性肝炎:
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遗传易感性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主要因素,多发于女性身上,严重的可快速演变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衰竭。
预防肝癌,控制肝炎是根本
二肝脏到底起到什么作用?
1、有帮助消化的作用,可以通过分泌胆汁而来促进胃肠道食物的消化;
2、能够调节和促进代谢,比如储存糖原以及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3、有造血的功能,特别是凝血因子,大部分都是肝脏合成的;
4、有解毒作用,体内产生的毒物、废物,还有吃进去的有一定毒性的物质,都依赖于在肝脏里面进行解毒。
肝炎对于我们肝脏健康会造成什么影响?
1
造成精神压力
肝炎这种疾病的病程比较长,并且治疗难度相对比较高,会影响工作和学习,给精神造成很大的压力。由于疾病的治疗难度比较高,经济有一定的负担。
2
影响正常的生活
肝炎的发生会使病人出现全身乏力的症状,因此会给正常的学习和工作造成许多不便。
3
损害肝脏
肝炎会给病人的肝脏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会逐渐发展成为肝硬化或慢性肝炎,使病人的肝脏健康受到损害,增加肝脏癌变发病风险。
4
侵犯其他器官组织
肝炎会侵犯至周围的器官组织,使局部组织器官发生病变,严重时便会诱发糖尿病、脂肪肝以及多发性神经炎等并发症。
如何保护肝脏的健康?
饮食方面:
注意饮食规律、不要暴饮暴食,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不要空腹。
运动方面:
经常锻炼,有慢性肝病也可以进行散步、慢跑等比较舒缓的活动。
其他方面:
保持平静愉快的心态,一定要遵医嘱进行治疗,定期检查、定期体检。避免滥用对肝脏有直接损害的药物(如激素,抗生素等)以及保健品。
四
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有极强的传染性
不同的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不同:
-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如患者误吃误喝含有病毒的食物或水。
- 乙型、丙型肝炎主要通过体液传播,包括血液传播。乙肝患者较多,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输入不干净的血制品、母婴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
- 丙肝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输入传播、静脉吸毒传播、医源性传播。
- 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依靠乙型肝炎病毒进行复制的病毒,只有感染了乙肝才可能患上丁肝。
五
肝炎检查内容有哪些?
01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检查、甲胎蛋白、乙肝两对半检查等项目。
02
影像学检查肝脏弹性B超:对监测肝炎病情发展、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六
预防肝炎最有效的方法
(1)注射疫苗预防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
(2)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
(3)控制饮食、保持体重、有规律的运动、戒烟限酒、合理应用药物。
肝炎现状
01
当前,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关于预防疾病、早期发现、及时就医、科学用药、规范治疗等维护健康的知识技能比较缺乏,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的不健康生活行为方式相对比较普遍。因此,对于肝炎患者来说,要认识到肝炎的危害,积极的防控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家庭和社会都负有健康责任。
02
认识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几种不同的嗜肝病毒(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细胞变性、坏死、炎症反应为主的一组感染性疾病,是法定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目前已确定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五种类型。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肝炎病毒还能侵犯其他器官,造成心肌炎、胸膜炎、肾小球炎、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糖尿病等。
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预后良好;乙肝和丙肝易发生慢性化,危害较大;丁肝病毒只有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
甲肝和戊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因食用或饮用受到污染的食品或饮水而感染;乙肝、丙肝和丁肝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常经血液制品、静脉注射、分娩和性接触等方式感染。
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例如进食受了病毒沾染而未经煮熟的食物,特别是贝壳类食物,或饮用受沾染了的水和饮品。如果是去旅行,途中需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餐前便后勤洗手,避免饮用来源不明的水或含冰饮料,不进食未彻底煮熟的食物,特别是贝壳类海产,或未经煮熟的蔬菜和已切开的水果。另外,旅行启程前4星期可接种甲肝减毒疫苗,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丙型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肝病毒(H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丙肝病毒主要侵犯肝脏,可导致慢性肝炎,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
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等途径传播。丙肝病毒在体外环境中抵抗力弱,一般化学消毒剂(如漂白粉)和煮沸都能够杀灭丙肝病毒。丙肝目前虽然无法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如使用安全的血液制品、不共用注射器、避免不洁医疗行为等)。由于丙肝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所以要做到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感染了某些类型丙肝病毒的患者只要在医师的指导下,及早进行治疗、规范用药,是可以被治愈的。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的潜伏期为15~75日,平均36日。成人感染多表现为临床型,起病急,黄疸多见,肝损严重。常有发热,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痛,约1/3有关节痛,儿童感染症状不明显。多数病人黄疸于2周左右消退,病程6~8周,一般不发展为慢性。孕妇感染HEV病情重,易发生肝功能衰竭,尤其妊娠晚期病死率高(10%~39%),可见流产与死胎,其原因可能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有关。HBsAg阳性者重叠感染HEV,病情加重,易发展为急性重型肝炎。
戊型肝炎的预防措施与甲型肝炎相同,保护水源、加强食品管理,改善卫生设施,同时可以接种戊肝疫苗进行预防。
03
和肝炎患者接触就会被传染吗?
许多人一听肝炎,就认为是病从口入,不敢和患者同桌吃饭,其实不应一概而论。因为只有甲肝和戊肝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乙肝、丁肝和丙肝是血源途径传播,和这类患者的正常接触,如握手、拥抱,共用办公用品等都是安全的。
但须注意的是,对于血源途径传播,在家庭内需要小心,任何有血液暴露的接触都应该避免。比如牙刷、剃须刀等个人卫生用品,可能有微量血液暴露,绝对不能共用。其他血源性传播的情况还有输血,注射,母婴传播,血液制品和各种有创伤的操作等。
甲肝和戊肝虽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例如食用或饮用了有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但是对于这两类患者来说,主要是急性肝炎,绝大部分都可治愈。
家庭成员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该如何预防?
04
乙肝在各型肝炎中发病居首位,乙肝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传播途径有:一是血源性传播,如输血、注射、外科和牙科手术、针刺、血液制品、医疗器械等;二是母婴垂直传播,如宫内传播、分娩时微小皮损处传播、产后母婴密切接触等。三是日常生活,如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四是性传播。
为阻断乙肝病毒在家庭成员中的传播,最有效的办法是给尚未感染乙肝病毒的家庭成员注射乙肝疫苗,使其对乙肝产生抵抗力。这时,即便接触到乙肝病毒,也不会被传染。
05
若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怀孕应注意什么?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建议她做“联合免疫”。在她生下新生儿后,立即为其新生儿注射免疫球蛋白加乙肝疫苗。这样等于一方面为新生儿输入了抗体,可以中和新生儿体内的病毒;另一方面,又为新生儿打了疫苗,疫苗可以让新生儿体内产生自动抗体,预防他今后感染乙肝病毒。
一般来说,乙肝病毒不会通过胎盘,但如果母亲的胎盘通透性增加了,乙肝病毒就会进入到胎儿体内,造成胎儿在宫内感染乙肝病毒。但是这种情况很少,不到5%。
如何看懂乙肝化验单?
06
实验室检查为确诊乙肝病毒感染提供依据,了解肝细胞是否受到损坏及其严重程度。常用的检查指标有:
(1)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
(2)“乙肝两对半”,即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乙肝病毒5种抗原、抗体的简称。它们分别是: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为一对;
乙肝病毒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为一对;
另一个“半”是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
(3)血清转氨酶,用于诊断肝病的有两种,即: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
07
什么是大三阳、小三阳?
大三阳和小三阳是乙肝当中不同的两种类型,大三阳指的是乙肝五项当中的HBsAg阳性、HBeAg阳性以及抗-HBc阳性,大多数的大三阳病毒复制比较活跃,传染性比较强,可以说大三阳是乙肝类型当中传染性最强的一种。
而小三阳指的是乙肝五项当中的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一般小三阳病毒复制比较弱,传染性比较小,病毒含量比较低。
但是病情的轻重和大三阳和小三阳是没有特殊关系的,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肝功能,病毒定量,肝胆系统的彩超,凝血功能等。
对于肝炎预防,我们在生活中应采取哪些措施?
08
预防病毒性肝炎除了接种疫苗外,关键是加强落实各项预防措施,深入开展健康教育,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不同类型的肝炎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其中,甲肝和戊肝为肠道性传染病,在预防措施上要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注意个人卫生,甲肝还可接种疫苗。乙肝和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母婴传播、经血或体液传播以及性传播,预防措施包括新生儿应及时接种疫苗;对孕妇体检,表面抗原阳性者按规定进行母婴阻断;避免不洁注射及其它高危活动;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来预防乙肝:
(1)防止血源传播:不输入未经严格检验血液和血制品;不去街头拨牙、耳垂穿孔、纹身等。医生、护士打针要一人一管一消毒。
(2)防止性传播。
(3)防止生活接触传播:最好在集体聚餐时实行分餐制,不要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水杯等。
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只有采取正确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肝炎的发病和蔓延。
哪些人群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9
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重要,也是最有力的措施。所有新生儿出生,国家都会给予乙肝疫苗的免费注射。
乙肝的高危人群包括母亲是乙肝患者,她所生的婴儿是最高危的人群,需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其他的高危人群譬如有输血史、有静脉吸毒史,只要乙肝两对半表面抗体和表面抗原都是阴性的患者都可以注射乙肝疫苗。
疫苗与接种
目前,预防肝炎的疫苗主要是甲肝疫苗、乙肝疫苗、戊肝疫苗。甲肝疫苗的类型分2种,一种是甲肝减毒活疫苗,只需接种1针就可以了,接种年龄为18月龄;一种是甲肝灭活疫苗,需要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初免,2岁再接种一剂次;甲肝减毒活疫苗是免费受种的疫苗,甲肝灭活疫苗是需要付费的疫苗。成人也可以接种甲肝疫苗,旅行启程前4星期可接种甲肝疫苗,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程序是”016″,即:”0″:出生后24小时内的新生儿注射第一针;”1″:第一针注射后1个月注射第二针;”6″:第一针注射后6个月,即半岁时注射第三针。成人乙肝疫苗全程接种3针,也是按“0、1、6”程序。既往未全程接种3针乙肝疫苗者,补足3针即可。对成人推荐接种CHO20ug乙肝疫苗,受种者按照“知情、同意、自费、自愿”的原则接种。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和针次,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3针,并于第2次接种3针后1~2月检测血清中抗-HBs,如仍无应答,可接种1针60ug 乙肝疫苗。
我国目前市场上也有戊肝疫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疫苗,能有效地预防戊型肝炎。疫苗接种程序为“0、1、6”程序,即接种第1针戊肝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疫苗1年内保护率达100%,保护期长达30年,安全性高,接种后不良反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