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各国每年都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包括拍摄、宣传促进精神发育健康的录像片、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播放专题片等等。
1996年9月10日,卫生部印发《关于开展1996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卫医康发〔1996〕第79号),要求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2001年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精神卫生年”。
宣传日主题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事关全民健康、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宣传主题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增进少年儿童健康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健康问题高发期,面对常见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家长该如何关注了解?遇到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家长该怎么办?一起来了解~
一、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部分原因
1、生理因素:包括遗传、孕期卫生及生理疾病等因素
儿童受到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可能导致身心发展异常,如精神分裂症、多动症等往往与遗传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母亲孕期的卫生情况(如,孕期营养、孕期情绪状态、孕期服药、生产过程等)会对胎儿的脑发育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当孩子的身体生病或受外伤,也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2、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及学校教育
幼儿及童年在家庭中所受的影响是一生都难以消除的。家庭环境、父母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等都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校教学氛围、教育方式、师生关系、同辈群体关系等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二、如何判断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
首先,要了解心理方面的知识,有心理方面的意识。一般出现心理问题均会伴有一些症状表现,如饮食、睡眠出现异常,注意力、记忆力、学习状态、社交等方面出现异常等,这些都可能是心理问题的表现,需要家长和老师格外注意。
其次,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及情绪心理状态。如果孩子的行为明显不符合常态,或者与之前行为有严重的异常,这些都要引起注意,必要时向专业心理老师求助。
比如,孩子之前很开朗,近期却特别退缩胆小,经常噩梦连连;孩子开始变得做作业拖拉、容易粗心犯错,喜欢打断大人的话,不能安静或坐立不安等,这些都可能是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可以到医院进行评估。
最后,要懂得分辨孩子的问题是正常发展还是心理问题。作为家长和老师,要清楚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来分辨孩子的心理状态。比如孩子进入青春期,情绪波动大易激动,而且开始反驳父母,什么都不跟父母说。如果家长清楚孩子青春期的发展特点,遇见此情况就不会过度紧张,误以为孩子出了问题。因为这些只是属于青春期正常叛逆表现而已。
发现问题,莫要慌乱和气馁,我们要摆正心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和治疗!
三、从五个方面观察孩子的变化
生理变化:发现孩子出现不想吃饭、暴饮暴食、吃完又吐,失眠早醒、内分泌紊乱等情况。
情绪变化:发现孩子由活泼开朗变得多愁善感。
行为变化:发现孩子行为与此前明显不同。
学业变化:发现孩子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听不进去。
人际关系变化:发现孩子没有朋友,或同学关系发生明显变化时,要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