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危在旦夕
神经内镜微创术后转危为安
4月30日,68岁的黄娭毑在傍晚18点时分突发神志不清,被家人紧急送进湘潭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经询问后得知,黄娭毑长期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长期吃抗凝抗板等药物。行颅脑CT检查后提示,患者左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脑室大量积血铸型,于20点转入神经外科病房进一步诊疗。
术前
主治医师姜维民接诊患者后,对病情及检查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入院后,患者陷入神志昏迷,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姜维民立即对患者予以气管插管。
由于患者的丘脑出血量较大,已达到手术指征, GCS评分5分,应尽快解决出血对脑组织的压迫,尽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姜维民立即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上级医生、主任医师刘国平。
考虑到患者丘脑出血位置深,且脑室有多部位积血,传统开颅手术难以清除脑室多部位出血,穿刺手术又不能及时清除血肿减轻压迫疏通脑脊液循环通路。为及时挽救患者生命,最大程度保护脑组织不受血肿压迫,保留正常脑功能,在与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刘国平、姜维民决定为患者立即行神经内镜手术,在神经内镜下对丘脑及脑室内血肿予以清除。
术中
神经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是高尖端的微创手术,只需在其头部做一个小切口,操作空间约为一元硬币大小的微骨瓣,既可以迅速清除血肿减小颅内压力,同时又降低手术风险。
当晚22点,黄娭毑被推入手术室。23点,手术正式开始。在手术室和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由刘国平主刀,在患者头部铣开直径约3cm大小的骨瓣,采用前沿的内镜技术,精准定位脑深部血肿,微创清除丘脑全部血肿,并将破入双侧侧脑室和三脑室内等多个部位的血肿清除,及时打通了脑脊液循环通路。手术历时两个多小时顺利结束。
术后
术后,患者转入NICU进一步监护、治疗,反应较术前明显好转。5月1日,复查头颅CT提示颅内血肿明显减少,血肿清除干净,患者目前在NICU继续进一步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等。
▲左图为术前CT影像图,右图为术后CT影像图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通俗来说就是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出血。脑出血一般指的是非外伤性的,又称原发性或自发性脑出血,通常多见于中老年人,有长期高血压病史或者血管动脉硬化,降血压药物服药不规律或者情绪激动时易发病。由于生活节奏快,熬夜、作息不规律、工作压力大、酗酒、饮食不均衡等原因,导致了脑出血疾病越来越年轻化。脑出血常表现为突发头痛头晕、呕吐、肢体乏力、言语不清、小便失禁、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临床上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部位在基底节区,常表现为瘫痪,出血量超过30-40ml就需要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比基底节出血要更严重。因为丘脑是颅内第二重要的部位,毗邻最重要的脑干,丘脑功能多、位置深,是体温调节中枢和参与管理人的认知功能,出血量达10ml就可能出现昏迷,出血增多还会破入脑室。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是危急重症,不仅血肿会压迫破坏重要脑组织,还能引起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导致急性颅内高压危及生命。
神经外科主任曾群介绍,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式选择较多,包括大骨瓣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血肿钻孔引流术、血肿穿刺引流术以及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等。相对于其他手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手术作为一门现已成熟的手术技术,手术时间短,成像清晰、视角大,可探查不同角度,可以尽可能清除血肿,减少血肿的继发性病理损伤。神经内镜手术只需在患者颅骨上开3cm大小的骨瓣,以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且术中失血少,能将骨瓣进行还纳。同时,神经内镜手术对脑出血破入脑室或脑室铸型的患者,可清除脑室内的血块,减少脑室外引流术时间,降低术后脑积水和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湘潭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对神经内镜下的颅内血肿清除术技术运用成熟,设备完善,已通过此技术救治众多脑出血危重患者。科室还能开展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显微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硬通道软通道脑内血肿穿刺钻孔引流术等多种术式,对脑出血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能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式,造福更多的脑出血患者。(通讯员 刘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