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

豫菜的由来及沿革演变

作者:舒升 提及豫菜,一定会有人说那一碗香气扑鼻的烩面,那一口酥脆可口的胡辣汤,好像这就是豫菜的特色。还会有人说,豫菜就是河南一盘菜,还挤不进八大菜系。其实,豫菜源远流长,文化底蕴…

作者:舒升

提及豫菜,一定会有人说那一碗香气扑鼻的烩面,那一口酥脆可口的胡辣汤,好像这就是豫菜的特色。还会有人说,豫菜就是河南一盘菜,还挤不进八大菜系。其实,豫菜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厚重而精彩,不是管中窥豹,知之一点就能说清楚的。

唯物史观认为,豫菜文化“根脉”与中华文明“根脉”一样,其发展延续同样离不开源头活水,否则只能被抛进历史的垃圾堆。豫菜知其一不行,还要知其二。

   一、什么是豫菜

豫菜,就是河南菜,或中原菜。这个河南指的不是黄河之南,而是我国漳河之南,就是当今的河南版图,简称“豫”。豫菜是带有中原传统文化内涵的烹饪理论指导下,运用具备中原地域特点的技术和材料所制作的菜肴、面点和筵席的总称。

当代豫菜是在原宫廷菜、官府菜、市肆菜和民间菜的基础上,根据中原物质条件和人们消费的不断提升“大食物观”的树立和践行逐步积累演变而发展起来的“宜饮则饮,、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菌则菌、宜药则药多元食物供应的新豫菜。

这样的豫菜定义应该能经得起历史检验。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菜”为可食的草本植物,肉类和禽蛋类不包括在内‌这反映了古代对“菜”的狭义理解其实,在不同的语境和古代文献中,‌它也可能指特定的食物或生活状态。最权威的“菜”释义,本义是指蔬引申之亦也可指肴馔的总称。什么是“肴馔”?肴馔泛指丰盛的饭菜或菜肴。‌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用以描述各种场合下的美食。此外,‌肴馔还有指菜肴的意思,‌泛指餐桌上的食物。这是“菜”广义的理解。古代人们对餐桌上的“食物”本就有所认知,因此,历代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新时代,“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靠林吃林赋林颂,靠牧吃牧神牧行,是优秀传统饮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大食物观”就是“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的一种观念。河南没有草原森林海洋,但地处中原,交通便捷优势得天独厚,尤其是食材干燥储存技术一直在顶端水平。豫菜的卓越与辉煌不是“叶公好龙”,而是“水到渠成”。

二、 豫菜的由来
豫菜的“源头活水”是我国百万年人类史扎实于农耕之根脉距今一万年文化史醇厚于农耕文化之积淀,成长于距今五千多年文明史赓续农耕文明之践行,成熟于距今三千年王权巩固的豫菜理论形成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类经历了从早期猿人到晚期智人的发展过程。一部人类史,就是一个不断发现能源、汲取能量的过程,食物是最基本且最重要的一环。因此,人类史与饮食史上同步的。中华先民们的食物是植物。在漫长的岁月里,从原始狩猎的生活到识别和驯化兽类,再从原始采集到逐渐学会辨认果实和种子,发现植物是人类最好的食物,中华先民便开始打造石器制作工具,“以垦草莽”“刀耕火种”,靠种植、耕作产出自己食物。
距今一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期,以“南稻北粟”的二元农业结构体系的逐渐形成,从长城内外到岭南边陲,从东海之滨到西藏高原,从四川盆地到蒙古草原等出现各具特色的史前文化圈,如燕辽、海岱、江浙、两湖、中原等。饮食文化是史前文化圈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独立发展、齐头并进,又相互影响、不断融合。距今5800-5300年的这段时期,黄河、长江等地已经分别形成了“谷豕是飨”“饭稻羹鱼”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社会,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生业经济基础。距今5000多年前,中华大地呈现出文明三个现象:一是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阶层分化,出现阶级;三是出现王权和国家。这就意味着成熟的中华文明形成。这时各文化圈食物繁星闪耀,各具特色。

约距今4000多年前,中华大地遭遇了一次大降温,气候由温暖湿润变得干冷,最终导致西部和北部日益寒冷干旱,南方和黄河中下游则洪涝频发。而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处在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地势优势加上农作物多样化等原因,降温或旱涝灾害对它的打击没那么致命。尤其黄淮海平原周围的低山丘陵及山前地带,背依山地,面向平原,可农可渔可猎,又不受洪水威胁,也为先民提供了极佳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随着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海岱文化等先后出现衰落现象,气候变化影响到了生存,带来了民族迁徙和人口流动,同时也促进了民族与文化融合。这就是黄河文明“绵延不断”、长江文明则“断而再续”以及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历史格局形成的历史原因。同时,中原菜独占鳌头,成为领军菜品,在中华大地上以“母菜”身份倜傥风流。这就是豫菜的前身或由来。

三、 豫菜在中华各大菜系中的地位
豫菜在中华各大菜系中的地位与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历史格局形成是分不开的。中原崛起在华夏神州以炎黄部落为核心得以巩固,以中原伏羲文化为本体的河洛文化圈长足式的发展当然,也包括豫菜文化提升和豫菜理论的形成。
当洪水泛滥以及黄河第一次改道时,大禹以治水为契机,联络自豫南、豫东、淮北、苏北至鲁西南、鲁西北、豫东北、冀南等黄河泛滥地区的所有部落。据史料考证,大禹治水盟了1800个大小部落。将他们团结在一起,强化了部落联盟的凝聚力,加快了国家管理结构的形成。之后,夏启“以承禹祀”。豫菜也成为国宴。有史料载“中国第一筵”是夏启的“钧台之享”,在河南禹州之地,大宴诸侯、举行开国典礼确立了夏启“共主”地位,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局面。

“商汤革命”有了中国一个伟大的商朝。商朝第一相是奴隶出身的伊尹幼年的时候寄养于庖人之家,得以学习烹饪之术,长大以后成为精通烹饪的大师。并由烹饪而通治国之道,说汤以至味,成为商汤心目中的智者贤者,被任用为相,影响较大。从《吕氏春秋·本味篇》伊尹说汤以至味那些话来看,他的烹饪理论水平绝对是一流的。虽然他是借烹饪之事而言治国之道,但若无对烹饪理论的研究和烹饪实践的体会,是不可能说得那么在行、那么精辟的。

当代中国著名烹饪理论学者熊四智先生在《当立伊尹为厨坛始祖》一文中说:伊尹说,烹调美味,首先要认识原料的自然性质:“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臭恶犹美,皆有所以。” 伊尹说,美味的烹调:“凡味之本,水最为始。” 伊尹说,烹饪的用火要适度,不得违背用火的道理:“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 伊尹说,调味之事是很微妙的,要特别用心去掌握体会:“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 伊尹说,烹饪的全过程集中于鼎中的变化,而鼎中的变化更是精妙而细微,语言难以表达,心中有数也更应悉心去领悟:“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 伊尹说,经过精心烹饪而成的美味之品,应该达到这样的高水平:“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伊尹是河南人,而且在河南创造了最早中国饮食文化理论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做实了豫菜是国家“母菜”地位,并且一直引领着中国饮食文化世界。史书曾记载“周代八珍”以及唐朝武则天定制的“洛阳水席”,及至宋代,国都汴梁是全国最大的消费城市,《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酒楼、饭馆、食店、茶肆,遍布大街小巷;《东京梦华录》所记载的“七十二正店”,以及市肆铺面所经营的菜肴已达数百种,豫菜达到鼎盛。尤其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孔子、吕不韦、曹操、竹林七贤、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苏东波等饮食不朽情思的记载。豫菜文化引领中国饮食数千毋忘质疑,无可厚非。

   形成盛行于今的中国“八大菜系”源于明末清初,开始出现东西南北四大菜系:扬(东)、川(西)、粤(南)、鲁(北)。后来又慢慢在四大菜系中完成裂变。其中,淮扬菜分为苏菜、浙菜和徽菜,粤菜中分出了闽菜,川菜中分出了湘菜。直到清朝末年,浙、闽、湘、徽四大菜系才形成,与另外的四大菜系一起,构成中国饮食文化的八大菜系。

河南社科首席专家李庚香指出“在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河南有3000多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是唯物史观的结论。在这个“中心”里,当然包括豫菜中国饮食文化中心。中国饮食八大菜系的形成,商业繁荣的城市其饮食特色更为清晰,中国各地的饮食文化也有了相当大的发展,这是历史进步。但豫菜中国饮食文化中心”一直没有变。由于河南地处中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战祸不断,中国其他地区饮食文化创新、超越,这并不稀奇。“菜母”始终在母系的位置上,不可能与“子系”并列。这就是豫菜不在八大菜系行列的原因。

唯物史观不是任意打扮的“小姑娘”,世系之缘,无法更改。“子”系再优秀,豫菜也是各大菜系之母。世界瞩目,豫菜在中国菜的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央视新闻曾经就报道过“豫菜是中国八大菜系的‘母亲’”,对于豫菜来说,也是实至名归。

四、 现当代豫菜
豫菜真正卓越,在于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辉煌于实现中华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一带一路”,豫菜振兴

豫菜虽然一开始就是以宫廷菜、官府菜面世的,但是,主厨的是劳动人民。什么“御席”“御晏”等,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尤其是市肆菜和民间菜的盛行是难以阻挡的潮流。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还有更平凡更为真实的“饮食”,如《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就是反映当农耕饮食文化的显著特点,是劳动人民自食其力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进入现代,“打土豪,分田地”,人民当家做主人,渐渐远离了贫穷,远离了饥饿,慢慢进入了温饱,终究豫菜回归在劳动人民手中。曾记得,周总理曾提议将豫菜列入国宴;有目共睹,豫北长垣定为“中华美食名城厨乡名厨”,而且名厨不仅进中南海,而且遍及全国。

进入当代,豫菜是个什么样呢?近年来,河南是全国第一粮食加工大省、第一肉制品大省,涌现出双汇、思念、三全、好想你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农产品出口遍及137个国家和地区,河南产品成为“国家粮仓”、“国人厨房”,并丰富着“世界餐桌”。全省豫菜工作者既发扬工匠精神,继承、弘扬、创新老祖宗留下的餐饮瑰宝,又站立潮头,树立与践行“大食品观”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为国家繁荣昌盛做出河南贡献。

总之,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国,豫菜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始终坚持“中、和”,以“天下之中”赢天下,以“五味调和”悦八方食客没有时髦,没有浮躁,而以醇厚平和续千年。当今豫菜遇到了好时代,振兴豫菜,大有可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中国烹饪鼻祖伊尹史料考释

中国烹饪鼻祖伊尹史料考释

作者:舒升 伊尹是中国美味饮食的开创者,被尊为烹饪鼻祖,历代餐馆、酒肆、食品、饭店、食府、调料、医药、丝织等,均敬其为圣...
香港城市大学校友日 共叙城大情 共筑未来梦

香港城市大学校友日 共叙城大情 共筑未来梦

香港城市大学(港城大)于11月2日举行“港城大校友日2024”,吸引逾三千人参与一系列活动,与昔日同侪、教职员和其他大学...

湖滨巧家长街宴:民俗盛宴,文化新章

民生时报云南讯 湖滨盛筵,暖冬巧家;华灯初上,长街焕华。11 月 15 日至 18 日,一场独具魅力、万众瞩目的“长街宴...

成都银行科华北路支行携手郭家桥社区共绘感恩文化新画卷

11月 12日,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街道郭家桥社区的法制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成都文化四季风 劲舞暖冬”感恩主题文艺汇演...
兴趣岛:以中式瑜伽践行文化传承与运动融合

兴趣岛:以中式瑜伽践行文化传承与运动融合

众所周知,西式瑜伽因其高难度的体式动作时常让部分瑜伽爱好者望而却步,放弃学习。如今备受欢迎的中式瑜伽凭借什么优势备受青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