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日来临,气温降低,烧炭(煤)取暖、室内烧烤、木炭火锅、围炉煮茶等活动日益增多。然而,这些惬意活动背后,却隐藏着极大安全隐患,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频发,成为威胁民众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 。
近日,我院高压氧舱室、急诊科与重症监护室的紧密协作,成功挽救了一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生命,也再次为大家敲响安全警钟。
2024年12月24日18时许,家住青山桥镇的47岁李先生,在家烧煤炭取暖时,不幸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家人发现时,他已意识不清、呼之不应,情况十分危急。家人迅速将其送往当地卫生院,进行吸氧、补液等初步紧急处理后,为求更进一步治疗,通过120急诊转至我院。
时间就是生命,李先生入院后,急诊科医务人员迅速响应,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同时,紧急召集高压氧舱、重症监护室等多学科专家开展会诊。经过各学科专家全面且细致的评估,一致决定为李先生紧急单独开舱,实施高压氧治疗。在多学科的紧密协作下,经过高压氧治疗后,李先生的意识逐渐恢复,病情也转危为安。
李先生清醒后,继续接受高压氧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高压氧治疗,李先生治疗效果佳,精神状态良好,现已办理出院。
小科普
一氧化碳中毒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轻型中毒: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在10%—20%,早期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意识模糊、嗜睡等,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很快消失,一般不留后遗症。
中型中毒: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在30%—40%,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虚脱或昏迷,对疼痛刺激可有反应,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腱反射减弱。经抢救吸氧治疗及时,可恢复正常且无明显并发症。
重型中毒: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在50%以上,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脑水肿、肺水肿、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惊厥、休克、呼吸衰竭、心律失常、急性肾功能衰竭、肢体挤压伤、周围神经损伤等,死亡率高,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1.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在使用家用燃气灶之后,一定要关闭阀门,防止泄气、漏气;
2.室内吃烧烤、木炭火锅或使用煤炉,燃气热水澡时,应保持通风良好,一旦发现有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
3.燃气热水器应该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在冬天洗澡的时候,由于水的温度比较高,洗澡间不透风,非常有可能在洗澡的过程中晕厥,所以洗澡时间不宜过久;更要避免在洗澡间内放置炭火炉。
一氧化碳中毒治疗:
1.轻症患者迅速将患者脱离中毒现场,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
2.对于中重度病人,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尽早送往有高压氧舱的医院进行治疗;对于出现呼吸及心跳停止的危重患者,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同时迅速转入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3.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加速和促进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解离的有效方法;高压氧治疗除了增加溶解氧,驱使碳氧血红蛋白解离,使其恢复功能,还可阻止氧合血红蛋白向碳氧血红蛋白的转变,以及减少一氧化碳与其他分子的结合,降低发生“迟发性脑病”的机率。